核磁共振检查和超声影像都是医学上常用的辅助检查方式,核磁共振检查可通过不同的组织结构对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核磁共振检查比超声影像检查结果更为准确,在临床上应用较多。
一、核磁共振检查:
1、对人体:核磁共振检查的原理是利用磁场对人体进行扫描,通过计算机处理后构成图像用于临床诊断,通常情况下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但在检查时需要将金属物体摘掉,由于核磁共振机器有强大的磁场,检查时应注意避免金属物体被误吸入呼吸道;
2、对软组织:核磁共振检查还可对身体内部的软组织进行检查,如颈部、胸部、腹部等,软组织病变会在核磁共振显示清晰;
3、对中枢神经系统:核磁共振检查可通过不同的序列,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扫描,有利于观察脑部、脊髓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病变,通常情况下对脑部病变比超声检查更为敏感;
4、对血管: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血管壁的情况,有利于判断血管是否存在硬化、狭窄、斑块等,通常情况下对血管疾病的诊断比核磁共振检查更清晰。
二、超声影像:
超声影像是指在超声监测下对机体病变进行的检查方式,常用于对甲状腺、乳腺、心脏、血管、腹腔等部位进行检查,有利于发现病变。
由于核磁共振检查和超声影像有较多区别,各有特点,患者出现相应疾病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