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医疗用品供应商免费咨询热线:400-962-9277

首页 平创新闻

非无菌耦合剂接触隐性创口,是否会引发术后感染?—平创医疗

2025-07-16 16:28:39 

在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切口虽然经过了缝合,但在其完全愈合前,仍然是一个潜在的感染风险点。有时,在术后复查或评估时,需要对切口及其周围区域进行超声检查。此时,如果使用了非无菌型耦合剂,它接触到的可能不仅仅是看似愈合的表皮,还有那些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隐性创口”——如缝线周围的微小针眼、愈合不良的细小裂隙等。

“隐性创口”是细菌入侵的“后门”。虽然手术切口表面看起来已经闭合,但其深层的组织仍在修复过程中,局部的防御能力依然较弱。缝线穿过的针眼,更是直接连通皮下组织的通道。这些“隐性创口”为细菌的入侵提供了便利的“后门”。

医用超声耦合剂

非无菌耦合剂是潜在的“带菌者”。非无菌耦合剂在其生产过程中允许存在微生物。如果将其涂抹在含有“隐性创口”的手术切口区域,这些微生物就可以轻易地通过这些微小的“后门”,侵入到皮下组织,从而引发术后切口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渗液,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切口裂开、需要二次清创。

法规标准已明确警示。YY/T 0299-2022《医用超声耦合剂》新国家标准中,将“非完好皮肤”列为必须使用无菌耦合剂的场景之一。这里的“非完好皮肤”,就包含了所有术后未完全愈合的切口,无论其表面看起来多么完好。

在对任何术后切口进行超声检查时,都应审慎地选择使用医用无菌型耦合剂,以防患于未然。

平创医疗的无菌耦合剂正是为包括此类高风险场景在内的所有非完好皮肤检查提供安全保障,平创医疗的无菌耦合剂采用小支装一次性使用的设计,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特别添加高效杀菌剂,更能为这些微小的“防御缺口”提供额外的化学防护。

网友热评

热点推荐